近日,中央、自治區相繼發出通知,要求做好人民群眾就地過年服務保障工作,全市各級各部門各單位要按照中央、自治區的要求認真抓好落實。經市委、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就我市做好人民群眾就地過年服務保障工作通知如下:
一、大力倡導人民群眾就地過年。全市各級各部門各企事業單位黨員干部職工要帶頭留在本地過節、帶頭減少走親訪友、帶頭通過線上拜年,引導目前在境外、區外的親戚朋友就地過年。非必要不出境、不離桂,如確需前往,須向所在社區和單位報備,并在返貴后按規定落實健康管理措施。鼓勵群眾就地過節,減少人員聚集,減少農村集市頻次、控制集市規模。切實加強春節期間疫情防控工作的組織領導,全面落實屬地、部門、單位、個人 “四方責任”,持續鞏固來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二、豐富人民群眾節日物質文化生活。做好重要民生商品產銷街接,加大群眾生活物資特別是糧油、肉類、蛋奶、蔬菜等生活必需品貨源組織,確保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不斷檔、不脫銷。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體育中心等場館要正常開放,鼓勵群眾積極參加市圖書館、市博物館、中共廣西省第一次代表大會舊址、市自然博物館、桂平市博物館、平南縣博物館等舉辦的各項主題活動。2月6—26日,在貴港日報、市廣播電視臺及各新媒體平臺開設“我在貴港過大年”專題專欄,全方位宣傳推介我市旅游景點、民俗民風、農特產品及特色美食。滿足群眾物質文化生活需求,營造喜慶祥和的節日氛圍。
三、細心周到管理服務好就地過年群眾。各鄉鎮(街道)、村(社區)等基層黨組織要切實扛起一線防控責任,用好黨建引領全周期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充分發揮“黨建聯盟”“紅色一家”“一組兩會”“先鋒集結號”“黨員中心戶”等平臺載體的獨特優勢和作用,聯動全社會廣泛力量共同參與疫情防控。大中專院校要錯峰開學,各學校要做好值班值守和疫情防控工作,教育引導留校師生減少非必要外出,指導學生做好自我防護。商務部門指導商貿企業做好“火鍋送上門”“年夜飯套餐”等系列線上下單、線下無接觸配送活動;鼓勵居家采購,做到“美味佳肴送到家”,經營、配送“不打烊”,年味“不打折”。發改等部門要努力消除物價上漲對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的影響。民政等部門要加強摸底排查、強化臨時救助保障,對應納入臨時救助范圍的人員,及時給予關心關愛。
四、保障群眾平安便利出行和貨運物流暢通。各級各部門各單位要落實全區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暨第一季度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決遏制各類事故發生。各級交通運輸部門要根據需要合理調整運力和運營時間,加大重點區域、重點時段運力投放,各客運站場要充實線下人員和保證服務質量,最大程度滿足就地過年群眾的出行需求。工信、交通、應急等部門要密切合作,確保運輸通道暢通。公安、郵政管理部門要加強物流配送車輛通行、未端投遞等方面的政策保障措施,維護寄遞渠道暢通。郵政快遞物流企業要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要求,持續提供寄遞服務。
五、努力做好就地過節務工人員穩崗工作。各企業要錯峰放假、開工。鼓勵企業員工留“貴”過年,人社部門會同工信、財政部門,對2月11—28日留在貴港過春節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外地員工(戶籍地為貴港市外),每人發放500元過節紅包。加強根治欠薪領導小組組織領導、統籌推進作用,落實屬地管理、行業監管責任,開展涉嫌欠薪案件、欠薪線索集中接訪活動,進一步暢通投訴舉報渠道,依法從快處理拖欠工資問題。
六、積極做好就地過節各項宣傳工作。依托報刊、廣播電視、融媒體中心、電子屏、農村大喇叭、流動宣傳車和各新媒體新平臺,引導人民群眾講規矩、守秩序、改陋習、樹新風;廣泛宣傳報道節日期間我市保障生活物資供應、方便群眾出行、關心關愛群眾就地過年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和成效,講好節日期間堅守崗位、志愿服務、互幫互助的暖心感人故事。密切關注群眾就地過年的熱點問題,及時回應人民群眾關切。
各級各部門各單位要時刻把人民群眾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從講政治高度統籌做好春節假期疫情防控和服務保障工作,確保廣大人民群眾安心安全過好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