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語:《中庸》 說“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做好安全生產,要有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在綜合研判的基礎上制訂詳實、可操作的應急預案。 只有未雨綢繆,方可萬無一失。
據央視新聞報道,在1月20日舉行的應急管理部新聞發布會上,應急管理部安全協調司司長蘇潔表示,與往年相比,當前安全生產形勢既有傳統風險挑戰,又面臨新增的不確定的突出風險挑戰,防范風險的壓力非常嚴峻。
的確,歲末年初防疫工作任務艱巨,也是安全生產事故的高發期。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做好2022年元旦春節期間有關工作的通知》提到:樹牢底線思維,抓緊抓實安全生產工作。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和管理制度,強化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
據報道,2021年全國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呈現“兩個下降、一個基本持平、一個零發生”的特點,即:事故總量持續下降、較大事故同比下降;重大事故基本持平;未發生特別重大事故。全年共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3.46萬起、死亡2.63萬人,與2020年相比,分別下降9%、4%。但成績屬于過去,春節期間,對安全問題仍不能放松。
新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已于2021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修改后的該法加大了對違法行為的懲處力度。但即使法律再嚴格,也要謹防麻痹大意或玩忽職守,還必須補齊一些監管疏漏。尤其是春節期間,由于雜事眾多,一些地方就比較容易忽視安全問題。這也是應急管理部采取一系列針對性舉措加以應對的根本原因。
例如,應急管理部聚焦近期價格上漲的煤礦、鐵礦、金礦等礦山和礦業相對集中的地區,集中打擊層層轉包、以包代管等違法行為。臨近春節,煙花爆竹進入生產旺季,進一步強化煙花爆竹生產、經營、運輸、燃放等各個環節的安全監管和“打非治違”工作力度等,就是旨在確保安全穩定供暖,以及煙花爆竹和危險化學品的安全。
安全問題怎么強調都不過分。歲末年初的安全要靠“防患于未然”,要把安全生產的閥門擰得更緊。這需要每一個人的傾心付出。只有大家提高安全意識,自覺遵守各項安全規定,才能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安全過節、快樂過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