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記者走進覃塘區棚戶區改造項目(荷美新區二期),放眼望去,映入眼簾的是“中國古建筑經典”徽派建筑的白墻黛瓦,高高聳起的馬頭墻,緩緩蕩開的流水,房前屋后開得正艷的太陽花,橡膠跑道蜿蜒至家門口……一切錯落有致、層疊有序,宛如畫中。小區內配套設施齊全、環境優美,這是我市進行棚改項目的一個縮影。
“荷美新區棚戶區項目共分二期建設,一期位于覃塘區旱河東邊,毗鄰布山古郡風情街,項目用地76畝,建設1040套安置住房;二期位于荷美新區覃興南路西段,項目用地28.1畝,建設560套安置住房?!瘪羺^住建局工作人員介紹道,棚改項目的實施,進一步為群眾創造環境優美、生活舒適、社會和諧安定的宜居環境,提高當地群眾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對改善人居環境、提升群眾幸福感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棚戶區改造作為一項民心工程,市住建局始終堅持保障百姓的利益,把人力、物力、精力投入到為百姓修建設施更加完善、生活環境更好的小區。為了讓棚改遷移戶看得舒心、住得放心,市住建局在棚戶區項目組建黨建聯盟,每個項目工地成立黨支部,推進“紅色工地”創建,激發黨員干部職工群眾創先爭優,將棚改項目工程打造成精品,提升棚改遷移戶的幸福感。據統計,目前,市本級15個在建棚改項目全部開展“紅色工地”建設,解決項目推進中出現的拆遷補償、拆遷安置、資金需求及歷史遺留等約20個問題,約9000套共115萬平方米棚改房將于今年陸續建成。
“自棚改工作開啟以來,我市先后投入110億元,累計開工改造各類棚戶區40414套,將造福10萬棚改居民圓安居夢?!笔凶〗ň止ぷ魅藛T介紹,我市抓住國家試點發行地方政府棚戶區改造專項債券管理的契機,積極申報棚戶區改造專項債券,2019年以來,我市13個棚改項目發行棚改專項債券17.4億元,發揮了政府適度舉債改善群眾住房條件的積極作用,保障了棚改項目建設資金需求。
為了提升棚改遷移戶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我市有關部門側重完善棚改區基礎設施和解決遷移戶就業問題。目前,全市棚改項目全部配套有停車場、公共綠地、便民服務中心等,棚改戶的適齡兒童全部實現就近入學,享受到15分鐘便民生活及周邊就業。如覃塘棚戶區附近的覃塘林產品加工區可容納約3200人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