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港訊 記者8月11日從市公安局港南分局獲悉,近年來,該局以夯實新時代公安基層派出所基礎為目標,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不斷探索和豐富“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的內涵,深入推進智慧智能警務建設,筑牢基層派出所社會治理“壓艙石”,不斷提升轄區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取得了今年第一、二季度群眾安全感滿意度排名全市前列的好成績。
今年上半年,該局將警力下沉充實一線,為基層派出所“補倉兜底”。目前轄區派出所警力為68人,占分局警力總數的42.5%。大力推進城鄉社區警務建設,新設立警務工作室13個、以個人命名的“李玉陽警務工作室”“黃慧微信警務室”2個,把社區警務送到群眾家門口,實行“三個一”警務模式,即社區警情第一時間處理、矛盾糾紛第一時間化解、群眾需要第一時間幫助,形成細致化受理、高效率處置的特點。
分局機關推行警務工作室運營五項機制,建立常態協作、資源共享、相互防護、快速反應的相鄰派出所區域間警務合作模式。各派出所以警務工作室為依托,組織治保會、巡邏隊、治安積極分子等群防群治力量開展治安巡邏、提供法律咨詢、宣傳安全防范知識等,通過強化社區警務,打通警民聯系微循環,切實增強派出所區域間整體治安協作聯防,轄區發案率大幅下降。截至目前,港南轄區共建立治保會35個、巡邏隊43支,開展多種形式的治安聯防800多人(次),為群眾協調辦證等500余件,上門服務380余次,調解矛盾糾紛300多起。
實施智慧警務,構架防控體系“瞭望臺”?!白詮陌惭b了與110報警臺聯網的一鍵報警系統,校園實現了零發案?!苯?,港南區木松嶺小學校長陳常安在談到平安校園建設時說道。2020年以來,市公安局港南分局積極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 大力實施智慧警務和公安大數據戰略,通過部門大合成、人員強整合、手段深融合、數據全集成,構建點線面有機結合、人物技優勢互補、打防控無縫銜接的立體化、信息化社會治安防控新體系。建成智慧安防小區32個,推廣安裝“一鍵式報警系統”500多套,其中331所中小學校園安裝了“一鍵式報警系統”,形成了“傳統+科技、技防+人防、天眼+地網”全方位立體式的社會治理新格局,有效提升了情報研判、指揮調度、打擊防范、輿情處置、應急響應的綜合能力和水平。
聯動聯防,夯實社會維穩“壓艙石”。市公安局港南分局以“訪民情、解民憂、化矛盾、防風險、找問題、治亂點”為目標,以“百萬警進千萬家”“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為抓手,建立“顯性用警、動中備勤、屯警街面、警保聯動、警務聯控”常態工作機制,結合轄區社會治安實際,廣泛開展多元化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最大限度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江南派出所深化“楓橋經驗”的傳承和創新,創建日常律師輪班平臺,聘請多名律師加入“聯調聯盟”,為群眾提供專業法律咨詢和現場調解服務,有效預防和化解矛盾糾紛,收到良好的社會效果。橋圩派出所以“五戶四聯”為切入點,建立了由“1名駐村民警+聯合社區(村)委員會、司法所、林業站、治安信息員等N個矛盾調解員”為核心的警民聯調“1+N”調解工作機制,與派出所值班捆綁運行,24小時隨班作業,將矛盾糾紛類警情分流到駐所人民調解室,警備效能明顯提高。木格派出所將轄區治安義警、校園護學巡邏隊等社會力量整合為一體,在派出所的統一帶領下,不定期開展治安巡邏、政策法律宣傳、問題青少年矯正、貧困家庭幫扶、貧困學生援助等。同時,結合轄區實際,創新推行“微”管理,建立義警輔警微信群、鄰里守望微信群等,服務群眾更加及時、便捷、務實、有效。今年上半年,該局共排查各類矛盾糾紛378起,化解矛盾糾紛370起,矛盾糾紛化解成功率達97.8%,預防民轉刑案件68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