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港訊 今年以來,我市進一步完善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預警機制,從低收入群眾最關心的問題入手、最現實的利益出發,切實為低收入群眾辦實事、解難題、送溫暖。截至7月底,全市共發放社會救助資金6.49億元,共有35萬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或獲得護理補貼。 加強數據共享,持續排查低收入人口。我市積極建設救助申請家庭經濟狀況核對平臺,通過開展部門間的信息共享和數據比對,持續排查低收入人口,將排查出的符合條件的低收入人口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供養等,或給予臨時救助。截至7月底,全市新納入低保對象共10019人。 實行政策傾斜,保障特殊群體基本生活。為切實兜牢兜實民生底線,我市將依靠父母或兄弟姐妹供養的成年無業重度殘疾人和三、四級精神智力殘疾人,按單人保納入低保;對于低收入家庭中的重病患者、未成年重度殘疾人、依靠子女供養或配偶撫養的成年重度殘疾人等,符合整戶納入的按整戶納入低保,不符合整戶納入的按“單人戶”納入,使特殊群體基本生活有保障。與此同時,我市全面推行低保申請無紙化審批改革,城鄉困難群眾可網上申請救助,提高了救助效率和服務水平。截至7月底,全市共有按“單人戶”納入低保、特困供養在享人員16805人。 開展走訪慰問活動,關心關愛低收入群眾。全市各級各部門通過集中慰問、入戶走訪等形式,為老黨員、退役軍人、重病患者、重度殘疾人、低保對象等特殊群體解難題、送溫暖。平南縣民政局先后開展民政公益“暖冬行動”“春暖人間”等活動,走訪慰問低收入群眾600多戶,贈送慰問金及棉被、米、油等物品,折款25萬元。據統計,今年以來,我市各級各部門共走訪慰問低收入群眾3251戶,贈送慰問金、糧油等慰問品折合人民幣108萬元,解決農村低保轉城市低保等政策性問題14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