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就要匯聚光亮,給學生賦能,做學生的‘點燈人’,讓學生贏得美好的未來?!?月5日,記者采訪貴港市高級中學副校長、第三黨支部書記陸卓純時,他直抒胸臆,以“點燈人”自喻。他先后獲評為自治區特級教師、教育科研先進個人。近日,他榮獲“自治區優秀黨務工作者”稱號。
在教工宿舍,午夜時分,終于完成教育教學工作,站立、伸腰、深呼吸、望向窗外,然后做一個活動筋骨的動作。這是陸卓純的工作常態?!敖o學生賦能,首先要燃燒自己?!标懽考冋f,只有自己有理想、有信仰,才能用自己的理想點燃學生的理想,用自己的信仰引領學生的信仰。
2000年,入職貴高5年的陸卓純,為了更好地研究教育教學,他自費攻讀課程與教學論專業研究生,還經常利用假期、休息日備課、編寫教材、撰寫論文及進行相關科研工作,不斷提升自己。
陸卓純還兼任學校第三黨支部書記,他常常告訴同事:“我是一名教師,也是一名黨務工作者,站講臺、做研究都必須以黨的創新理論為武裝、以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為根本?!彼七M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完善黨員理論學習制度和組織生活制度,結合教師特點,以組建黨建聯盟、共結“友好黨支部”的形式,增強黨組織的影響力和活力?!爸挥性炀透鄡炐愕摹c燈人’,才能匯聚光亮,將學生前行的道路照得更加明亮?!?nbsp;陸卓純說。他依托學校百年社團微熹青年社,以“微熹”為品牌,開設“微熹論壇”,借助黨員教師專題講座、黨員公開課、黨員備考答疑指導示范崗等載體,以集體備課“構建、解構、異構、研構、重構”五構法高質量推進教學工作,實現“雙培養”,即“把黨員培養成骨干教師,把骨干教師培養成黨員”。貴高語文科組、英語科組和生物奧賽團隊先后獲得“貴港市巾幗示范崗”“黃大年式教師團隊”稱號,學校成為廣西普通高中學科課程基地。
為了給學生賦能,陸卓純將理想教育與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及情感熏陶有機結合起來,帶領教育團隊尋找學科與社會、科技和生活的聯系,把素材依據呈現于課堂,鼓勵學生大膽創新,積極參加各級各類科技大賽,勇于把“金點子”轉化為“生產力”。2015年以來,該校學生在各級各類科技競賽中,不斷取得新突破——500多人次獲得市級科技競賽獎項,220多人次獲得自治區級科技競賽獎項,80人次獲得全國科技競賽獎項。
對于家庭經濟比較困難的優秀學生,陸卓純也以“愛心之燈”的光輝溫暖他們,經他資助的學生李春松、姚志陽考取了清華大學,吳超明考取了北京師范大學,黃昆基、陳燈月獲得全國化學競賽初賽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