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群眾擺在心中第一位
——市公安局覃塘派出所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綜述
市公安局覃塘派出所堅持黨的群眾路線,發揚和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把群眾滿意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攜手人民群眾共創“和”美覃塘,群眾安全感、滿意度持續攀升。自2015年以來,覃塘區群眾安全感連續6年排名貴港市第一、廣西前列。因在平安覃塘創建工作中成績突出,覃塘派出所2018年4月獲評2013-2017年度“全區優秀公安基層單位”,2019年3月榮獲“全國巾幗建功先進集體”。
以黨建促業務,擔當履職有成效
覃塘派出所黨支部嚴格落實“三會一課”黨內民主生活制度,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和公安隊伍教育整頓,不斷強化隊伍的黨性修養、理論修養和綜合素質能力,激勵民警履職擔當。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覃塘派出所黨支部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組織多支抗疫突擊隊,由黨員民警帶隊,日夜奮戰在“抗疫”一線,發動返鄉大學生到執勤卡點、社區、村屯開展細致排查,走上街頭宣傳防疫知識,勸散聚集人群,為覃塘區“零輸入、零感染”,實現“五個率先”推進復工復產做出了應有貢獻。由于疫情防控工作表現突出,覃塘派出所獲市公安局嘉獎。
2021年以來,覃塘派出所著力解決“工學”矛盾,將隊伍教育整頓的成效轉化為實際工作成果,抓獲各類違法犯罪人員332人,破獲刑事案件59起,破案數同比上升210%;逮捕犯罪嫌疑人68人,逮捕人數同比上升750 %;查處賭博案件15起,行政拘留120人;查處涉黃案件5起,行政拘留10人,有效凈化了社會風氣。
以人民為中心,全力化解矛盾糾紛
成立“二嬸調解隊”,自家人講“和”,促鄰里和諧。民警在工作中發現,在鄰里之間產生的小矛盾、小糾紛,有當地婦女參與進來幫助調解往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為更好地疏導、調解鄰里間矛盾糾紛,覃塘派出所聯合村(社區)協調成立“二嬸調解隊”,靈活運用感化法、權威法、質證法、尋根法、面子法、案例法等六大法調處矛盾糾紛,實現小事不出屯(街、巷),增進鄰里和諧。2021年5月15日,覃塘街道甘碑村周某林家的大水牛吃掉了同村周某明水田里約三分之一畝的水稻。周某明上門找剛好喝了酒的周某林論理,雙方對罵了起來。民警獲得信息后,迅速聯系該村婦女主任、“二嬸調解隊”成員周麗嬌,一同趕往現場調處。一番說理之后,周某林自知理虧,認識到了錯誤,向周某明道歉,并表示愿意賠償損失??吹街苣沉窒蜃约赫J錯,周某明氣消了一大半,平心靜氣坐下來協商。就這樣,在民警和“二嬸調解隊”成員的共同努力下,一場矛盾糾紛順利被化解了。
創設“向陽花”工作室,為婦女、青少年兒童提供幫助。2021年5月1日,覃塘區某中學學生李某與母親蘇某到派出所報案稱,李某于4月30日在覃塘街道甘化小區一小巷內被同學毆打欺凌。覃塘派出所查明事件情況后,發現涉事人員均為未成年人,且都是在校學生。為教育青少年,民警通知涉事學生及其家長,一同到派出所“向陽花”工作室,就李某被同學毆打欺凌一事進行調解,同家長、老師一道對涉事學生進行教育,并聯系心理咨詢師對被欺凌的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在民警的協調下,涉事學生的家長同意對被毆打的李某做出合理的經濟賠償,學校也按校規對涉事學生作了處分。
推出系列便民措施,著力解決群眾愁難急盼具體問題
覃塘派出所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大力推進“互聯網+公安政務服務”、“一次都不跑”工程,派出所戶籍室在網上審批、審核群眾辦理戶籍業務的材料,并安裝24小時自助辦理機,開通老年人綠色服務窗口,對行動不便的老人等特殊群體提供上門辦證、送證上門等服務。通過微信預約的方式,免費上門安裝電動車防盜備案芯片,解決群眾白天工作沒有空閑時間到派出所安裝芯片的難題。
堅持聯防聯治,實現平安不出事
把“腳板走訪”與“網絡對話”有機結合,創新“互聯網+社區警務”治安管理新路子。覃塘派出所社區民警與各村(社區)都建有一個微信警務工作群,群員包括網格員、村(社區)干部、保安力量、治安積極分子、大學生志愿者等,群員長年生活在當地,熟悉社情民意,信息靈通。社區民警通過微信群收集信息,及時發現安全隱患,從過去“單打獨斗”、“人工巡防”的老路,探索出一條專群結合、協同共治的“互聯網+社區警務”新路子。民警還通過在群內推送防范電信網絡詐騙信息,宣傳推廣“金鐘罩”反詐平臺、“國家反詐中心”APP等反詐軟件的方式,加深群眾對電信網絡詐騙的認識,提升群眾的防騙意識、識騙能力,同時根據“金鐘罩”反饋的預警信息,上門勸阻群眾,及時制止群眾上當受騙,切實守護群眾的“錢袋子”安全。
依靠社會力量推進“亡羊補牢”工程,努力實現覃塘無賊。2020年開展“亡羊補牢”工程建設以來,覃塘派出所依靠社會力量建設民用攝像頭7000多個,基本實現案件發到哪里攝像頭就“補”到哪里,實現了視頻控發案、促破案。2021年以來,覃塘派出所立盜竊案45起,立案數同比下降43%;破23起,破案率51%,破案數同比上升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