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覃塘區召開第五次黨代會,全區上下凝心聚力、接續發力,加快建設珠江-西江經濟帶工業港口新區,打造面向東盟和粵港澳大灣區更好服務“一帶一路”開放合作的現代化產業新城,開啟覃塘區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十三五”時期是覃塘建區以來經濟社會發展建設最快、質量最優、效果最好的時期,地區生產總值從104.1億元增至189.5億元,年均增長12.8%;財政收入從7.6億元增至20.5億元,年均增長22%,總量進入廣西前20名。2020年在同類28個重點開發區廣西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考核中,覃塘區從第20名躍升至第一名,獲評為廣西高質量發展先進縣。
工業經濟大突破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從72家增到222家,規上工業總產值從140.1億元增至343.6億元,年均增長38.3%,增速居貴港市首位。這是覃塘區“十三五”期間工業經濟交出的滿意答卷。
創新成為覃塘區工業發展的重要引擎。五年來,該區科技成果轉化質量系數連年居貴港市榜首。建成市級以上創新平臺22個,培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0家,華潤、臺泥獲評為全國綠色工廠,覃塘產業園獲評為自治區綠色制造示范區,成為廣西推進工業振興三年行動重點培育的十大千億元園區之一。
壯大“工業樹”、繁茂“產業林”。擁有1600家企業的林產業成為覃塘首個百億元產業,人造板產量占廣西的30%以上。以新能源汽車為主導的新興產業加快集聚,中強鋁業、國創科技汽車研創園等項目加快推進,全部投產達產后預計年產值超1000億元。覃塘新材料科技園是廣西認定的第一批化工園區、自治區級特色小微企業示范園,長年向周邊板材企業提供生產原料,正著力培育成千億元產業。華潤水泥(貴港)公司、臺泥(貴港)水泥公司先后建成裝配式建筑、固廢處置項目,全區水泥產量連年超1000萬噸,居廣西首位。
優化營商環境,工業發展后勁十足。2016年以來招商引資簽約項目248個,總投資額超過1000億元。華能集團、中國鋁業集團、海螺集團等國際500強、中國500強企業先后進駐,世友木業、志光家具等知名企業紛紛落戶。覃塘區連續五年獲評為貴港市“招商引資優秀單位”。
現代農業強崛起
全國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先進縣、全國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典型地區……這一系列國字頭榮譽,凸現了覃塘區現代農業在全國嶄露頭角,耀發光芒。
覃塘區建成廣西第二個縣級農村產權交易中心平臺,助力農業產業發展數字化?!捌脚_”成功引進2家上市農業龍頭企業,建成4個自治區級現代化特色農業核心示范區、183個縣鄉村級示范園?!榜辽徟骸薄榜撩狻鲍@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覃塘毛尖入選中歐地理標志協定互認清單。
依托覃塘生豬循環產業核心示范區,高產高糖糖料蔗基地的水肥一體化智能灌溉系統,助力農業種植數字化。2020年,全國糖料蔗高質量發展推進落實會在覃塘區召開,覃塘區獲評為全國糖料蔗綠色高質量高效創建示范縣。支持貴港漢世偉生豬養殖項目數字化養殖模式,帶動全區農業養殖數字化,覃塘區連續10年獲評為全國生豬調出大縣。
土地確權登記頒證激活農業土地創造財富新活力。五年間,覃塘區“土地預留轉”及流轉各占耕地面積的三分之一以上,推進農業產業龍頭企業16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388家落戶,助力2100戶1.3萬貧困人口脫貧,各村(社區)集體經濟增收2100萬元。
一批農業品牌脫穎而出?!皦褕@”牌天然富硒黑米獲評為中國名優(特色)硒產品,五里綠茶獲評為中國富硒好茶,13個農產品獲富硒產品認證,22個農產品獲得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大米、百香果獲綠色食品認證。建成1個自治區級農產品加工集聚區。
特色產業不斷做強做大,萬畝蓮藕、萬畝桑葉、萬畝富硒稻、萬畝稻蝦、萬畝中草藥5個萬畝特色農業基地呼之欲出,為貴港市打造“中國南方小龍蝦之鄉”貢獻覃塘力量,正闊步向粵港澳大灣區優質農副產品供給基地邁進。
鄉村振興獲好評
鄉村風貌大提升。先后完成249個基本型、39個完善型、2個精品示范村莊建設。占地40平方公里的覃塘區鄉村振興核心示范區和“兩高兩道”鄉村風貌提升示范帶取得明顯成效,重塑了覃塘區鄉村的“形、實、魂”。覃塘區在貴港市率先出臺“農村宅基地每戶不超過150平方米”的規定,推進“三清三拆”基本完成,拆圍墻建花園蔚然成風。自治區水庫移民整村提升工程建設現場會在覃塘區召開。覃塘區榮獲廣西鄉村風貌提升初期考評縣級考評第一檔第2名,獲評為“四好農村路”自治區級示范縣。
生態文明成效好。覃塘區去年空氣質量優良率96.6%,江河斷面水質達標率連續5年實現100%,郁江河畔各村污水處理池全部建成運行,5個礦山進入國家級綠色礦山行列,獲自治區通報表揚。10個鄉鎮全部獲評“自治區級生態鄉鎮”,有6個村獲國家級榮譽,覃塘區獲評“自治區級生態縣”,在廣西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工作考核中榮獲優秀等次。
城鄉面貌換新顏。貴隆高速公路建成通車,10公里長、6車道寬的覃塘城市大道通車運行,占地3平方公里的荷美新區初具雛形,老舊城區改造基本完成,貴港西環高速、覃塘南環路、覃塘城區至石卡產業園一級路抓緊建設,城區供水工程(一期)實現并網。
文旅振興邁大步。荷美覃塘和九凌湖旅游風景區獲評為國家4A級景區,布山古郡等6個景區榮登3A級景區榜,9個景區獲評為自治區級旅游區。覃塘區躋身全國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示范縣、廣西全域旅游示范區?!笆濉睍r期,全區共接待游客1010.8萬人次,旅游總消費98億元,年均分別增60%、65%。
荷美覃塘·湖美四季田園綜合體、布山古郡、荷塘月色“藕”像西街等一批百億元文旅項目加快推進。7月23日,第八屆覃塘區荷花文化旅游節盛大開幕,期間還舉辦小龍蝦啤酒音樂節、“我為家鄉代言”覃塘區電商大集、第一屆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與覃塘區產業發展大會等系列活動,覃塘的知名度、美譽度與日俱增。
黨建工作創新局
2017年,覃塘區獲評為全國以自然村為基本單元的村民自治試點縣,以黨小組引領、戶主會議決、理事會執行的屯級“一組兩會”協商自治模式,被列為自治區2020年第四批改革典型經驗在全廣西推廣。
打造“書記抓黨建·點上看”平臺,將“點上看”深化拓展為“比比看”“回頭看”,進一步壓實了三級黨組織書記責任。開發“覃塘智慧黨建”系統,構建數字化、智能化管理平臺。
覃塘區實施基層組織陣地建設提升行動,95.2%的村(社區)場所面積達300平方米以上。村級綜合公共服務中心覆蓋率全市第一,先后有38.7%的村黨組織獲評星級黨組織。
推進基本保障標準化。該區每村不少于3萬元村級辦公經費、不少于5萬元服務群眾經費。建立“覃塘區組織力提升發展基金”,每年安排不少于500萬元用于基層黨建項目建設。去年9月,覃塘區在全國縣域鄉村治理數字實踐暨黨建引領強村善治研究會上作了典型經驗發言。
該區充分運用廣西第一個縣級村集體經濟孵化器,推進村集體經濟收入從720萬元增至2823萬元,年均增長58.4%。2020年11月,自治區推動村級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現場推進會在覃塘區召開。
該區建立廣西首個縣級鄉村振興學院——覃塘區鄉村振興學院,培訓農村黨員以及各類人才5000人次。目前,村“兩委”委員平均年齡比上一屆年輕了10歲,黨組織書記大專及以上學歷占比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