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寧4月15日電 在廣西都安瑤族自治縣東廟鄉弄棉村一個兔舍里,音箱播放著舒緩動聽的音樂,原來這是放給上千只肉兔聽的?!耙魳房梢哉{節兔子的情緒,防止外來因素的驚擾,促進它們生長?!?7歲的脫貧戶韋克林說。
韋克林和愛人蒙荷曾經到廣東、江蘇等地務工,但因缺技術等多種因素,一家人仍難以擺脫貧困狀況。
在外務工期間,韋克林看到養殖肉兔市場前景較好、投資也不大,2019年底,夫婦二人返鄉發展肉兔養殖。
“精準扶貧政策給家鄉帶來巨變,而且政府有扶貧小額貸款、產業獎補等政策,看準了養兔產業就想著回鄉創業脫貧增收?!表f克林說,他曾到山東學習肉兔養殖技術,一門心思都在兔子上。
去年8月,駐村第一書記藍廣統籌5萬元資金修建了一條200多米的產業路,將韋克林的養殖基地與屯里干道連通,極大方便了飼料運輸和肉兔銷售。
給幼兔打防疫針、每天打掃兔舍衛生、精心配制飼料……夫婦倆把兔子當孩子一樣養護,忙碌的身影總透著一股干勁兒。
2020年他們銷售了3000多只肉兔,收入好幾萬元?!斑@條路子是走對了。我們要鞏固脫貧成果,繼續做大產業,第二個兔舍已投入使用,還想帶著周邊鄉親一起致富?!表f克林說。
南丹縣里湖瑤族鄉紀呇村駐村工作隊員王家琪說,全村318戶中108戶曾是貧困戶。當地政府支持瑤鄉黑豬、肉牛、瑤山雞等種養產業發展并進行產業獎補,幾乎每戶貧困戶都有產業,2020年底全村貧困人口已清零?!拔覀儗⒗^續壯大特色產業,讓脫貧群眾在產業興旺中過上更好的日子?!?/p>
曾經的深度貧困縣那坡縣立足桑蠶、水果、中草藥等優勢產業,延長產業鏈條,開拓電商銷售渠道,推動扶貧產業規?;l展。記者在那坡縣新引進的一家絲綢深加工企業看到,工人們在生產線上忙碌著,絲綢制成品被裝車銷往各地。目前,全縣桑園面積近13萬畝,總產值超過4.5億元,帶動群眾增收效果明顯。
那坡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王子源說,目前全縣已建成10家扶貧產品生產基地、31個脫貧奔康產業園,與脫貧群眾建立起較為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目前,縣級特色產業覆蓋1.6萬多戶脫貧戶。
近年來,廣西創新發展縣級“5+2”、貧困村“3+1”特色產業,構建形成了“縣有扶貧支柱產業、村有扶貧主導產業、戶有增收致富產業”的扶貧產業體系。
自治區扶貧辦、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廣西縣級“5+2”特色產業覆蓋率超過97%,累計帶動426萬貧困人口脫貧,挑起了脫貧攻堅的“大梁”。